首页 > 古代言情 > 醉吟人生

第九章——玻璃美人(1)

醉吟人生 西夏水仙 2024-12-09 14:48
第九章——玻璃美人(1)
  一转眼晓晓已经在青州府衙呆了两年了,现在她是府衙的帮厨,每天帮刘婶给捕快做饭,日子倒是很清闲。最关键的是,在这个地方经常能看到府衙的捕快,打听点什么事情更是容易。
  晓晓本来想的是,在外院帮厨可以多打听消息,兴许就找到自己的家人了呢。所以婉拒了余方让她做内宅妇人丫鬟的活计,来外院做起了粗使的活计。
  可是她这都打听到的是些个啥?
  北城根的万老爷在西城置了个外室,让老婆差点打断腿。南城的小寡妇被婆家逼亲,差点嫁到王员外家当小妾。兴丰酒楼的李老板的庶女被卖进了勾栏,让大儿子给赎回来了,说是当家主母逼良为chang。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。
  宋师爷正说的口沫横飞,渴的不行,晓晓给递了茶水。
  师爷喜欢晓晓这个眼力劲,可也知道晓晓的家人还是没消息,喝了口水就不知道说什么了。
  刘婶倒是还想听,她算是小门小户出来的,但是这么豪放的事她还真是没碰到过。要不是这些人打官司告了状,估计也没人知道这些内宅的事情,所以感兴趣的很,这几年一直把宋师爷当说书的。
  晓晓倒是不怎么感兴趣,她还是喜欢听街边茶馆说书先生说的书。江湖儿女快意恩仇什么的,比这些女人争来争去的故事好玩多了。
  如果可以的话她也想周游一下大好河山,不过现在得先攒钱才行。
  “对了,晓儿,我这绣花的绣线快用没了,你一会儿出去正好帮我打两壶酒,再买点绣线回来。记得多买两股桃粉的。”刘婶看师爷把这两天的几个有趣的案子讲完了,就支使晓晓去买东西去了。她知道她得再外头逛好半天,所以得提早吩咐她。
  晓晓得了钱就出门去了,外院就是这点不好,老得自己出去买东西,有时候还得帮内院的人买东西。刘婶可从来都不绣花,年纪又大了就是绣也不用桃粉的,刘婶又没闺女,绣啥花啊。不过还好她没闺女,所以对自己这么好。
  “晓晓,出门去啊?”一听这声就知道是大阳哥。捕快堆里唯一一个叫她“晓晓”不叫她“丫头”的。
  “对啊,帮刘婶买点绣线,顺道给你们置备点酒。”
  “那正好,我陪你一块出去。”大阳哥说道。晓晓一听也好,和大阳哥出去肯定又能去茶馆听说书的讲讲好玩的段子了。
  出了衙门口,晓晓就跟大阳哥聊上了,大阳哥喜欢讲一些江湖上的故事给晓晓听,晓晓也喜欢听这些。
  “那么说,欢喜门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人喽?”晓晓刚听完大阳哥讲完欢喜门的故事。
  “可不,听说门主爱好广泛,所以里面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,搞不好咱们门口茶馆说书的都是欢喜门的门人呢。”
  这两年江湖上出了个欢喜门,里面的人据说有唱戏的,有说书的,有打快板的,还有算命的。也有人说里面还有青楼唱曲儿的,甚至还有抬轿子的,但是要说欢喜门靠什么营生?那大家可都闭口不语了,靠算命说书能挣多少钱呢?人家卖的可是情报,哪里人多往哪里去,你想找个什么人,找个什么物件儿,打听什么消息,找他们准没错。
  晓晓还真就想找人,自己的嫂嫂和哥哥都消失两年了,也没回青州给自己个信。城门守城的看门大哥都认识晓晓,大家都知道她是当年孟文带回来的小姑娘,因着要寻亲所以总是在外面走动着。
  可是满青州都找遍了,也没找到一点消息。眼看着余方都要回京任职了,晓晓还是没有找到。
  要是自己有钱找欢喜门的人帮自己打探就好了,晓晓想了想自己床头布包里包裹着的五两银子。叹了口气,当初孟文给自己留了十两银子,现在自己省着花,又兼帮忙府衙做饭打下手的活计,也没省下来。反倒因为时不时要请捕快和守城大哥大叔们喝酒花去了不少。
  正想着,就到了酒楼。晓晓让大阳哥排上队伍,自己就去绣房买绣线去了。
  这两年晓晓的轻功倒是见长,越炼越娴熟了。一开始还只是能跑的比别人快很多,现在要是想要跳到两人高的墙上是没什么问题。借着寸劲和人小,在最繁华的街道上用“飞”的速度到绣房也是简单。不眨眼的功夫晓晓就到了绣房。
  今天绣房安静的很,平时可都是有一些绣娘在这里交易绣品。眼见晓晓要进门了,结果让人给拦下来了。
  “今天绣房我们家主子包了,来的都请回吧。”
  晓晓抬眼一看,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子拦着自己,晓晓可不敢说她是不是丫鬟。因为对方穿着一身短打,但是又不是女扮男装。就是女子穿的短打衣服。
  “见过包酒楼的清场,还没见过包绣房的清场呢?我也用不了多长时间,我就是买两股绣线。很快的。”
  晓晓行了个礼,希望对方通融一下,毕竟酒楼和绣房还算近。下次再来的话师爷要是说要买笔墨之类的,可就要跑大半个青州城了。
  “都说了今天这被我们家主子包了,你明儿再来不就行了。走吧走吧啊。”这女子见是个小丫头,也没个大人跟着,就想打发走。
  “巧巧,别瞎闹,什么包场不包场,我就是和张姨聊聊天。别耽误人做生意。”说话的人声音轻轻柔柔的,吴侬软语的声音甜丝丝的。于是巧巧就不拦着晓晓了,晓晓打了帘子就进去。
  卖绣线的还是那个张姨,一张鸭蛋脸带着点雀斑。她身旁却坐着一个玉雕般的人,小鼻子小嘴,水灵灵的大眼睛,额头缀着蝴蝶状的花黄。好看的紧。
  晓晓不想耽误人家聊天,要了绣线就给了钱走了。临走前又行了个半礼,晓晓也想不起来是谁说的了,看着像大户人家的人给你脸色就给人行礼,这样人家也不知道你是哪家出来的丫鬟,是不会轻易欺负你的。当然眼前这个女子只是看上去带着股仙气儿,晓晓下意识的就老想看她,为了掩饰老看她的尴尬于是就行了个礼。
  “小丫头还挺有礼貌的,你可知道是谁家的丫鬟?”见晓晓走了,那美人便继续和张姨聊了起来。
  很快的晓晓就回到了酒楼,大阳哥的队伍也刚好排到,打了酒两人就决定到茶馆坐一坐。
  “刚刚绣房那有个美人呢。”晓晓和大阳哥说道。
  “美人还能有你玉荷姐好看?”大阳哥心里只有玉荷,全天下的美女都不及她一个手指头。
  “真哒,骗你干啥,就是觉得有些眼熟,好像在哪里见过似得。”晓晓咕哝着说。
  大阳哥一听就笑了,“那些公子哥为了和美人套近乎才说人家好像在哪里见过,你一个小丫头没事学这些个话干嘛?”
  “哎呀我不是学那个,是真的觉得好像见过似得。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。”
  晓晓和大阳哥正打着哈哈,茶馆的说书人就开始说这回的书了。
  “上回书说道,金鹿吴用两人行至江陵一带,见沿途商家闭门不出。是以为怪,便寻了一商家欲敲门而入……”
  说书人这回讲的是金鹿金大侠和朋友吴用行走江湖的故事。晓晓知道金鹿金大侠是真实存在的,游走四方助人为乐。但是每次带的人都不一样,你看这回说书的说是带的吴用,下回没准就带着赵德了。
  大阳哥和晓晓听的津津有味,故事说是金大侠走到江陵一带的时候,发现当地有个邢老爷,总是给自己儿子买书童。他的儿子是个混小子,十六七了还在街上混,今天收这家店的保护费,明天和另一帮混混打架。让他爹知道了,就说是书童的错。于是他爹就不停的换书童。可是书童都到私塾学习了,他儿子还是在街上混,死活不愿意读书。街坊四邻都烦这个二世祖,宁愿闭门不开张也不愿意做他家的生意。很快的邢老爷不愿意过这样被四邻嘲笑的日子,就寻了个日子给那败家子脱了族,举家搬迁了。
  那小子由于没人教养,又脱了宗族,越发的不明事理。但是没了家族的庇佑,混混们也不愿意和他一起混了,很快的就跑到寨子里落草为寇。三不五时的就下山来打家劫舍,最后被金大侠收服了,做了金大侠的小弟。
  晓晓和大阳哥都觉得金大侠挺厉害的,今天收这个小弟,明天收那个小弟。哪像自己,总是做别人的手下。
  等说书的收拾起了摊子,晓晓忙捧着两块茶点跑了过去。“吴师傅,您可知道欢喜门的故事?”
  吴师傅倒乐了,“你问这个做什么?”
  “听说天底下什么事他们都能打听到,我想问问他们能不能找到我的嫂嫂呢。”
  “这倒是不好说,兴许能帮你找到吧。不过费用可是很贵的,你可不一定花得起。”吴师傅顺手拿了晓晓的茶点,不错,芝麻馅的。
  “吴师傅知道多少钱么?或者怎么才能联系到他们问到价格呢?”
  “这我还真不知道,我虽然是个说书的,可我并不是欢喜门的人啊。”
  晓晓失望的很,拜别了吴师傅就和大阳哥回府衙了,出去玩了一下午。眼看该做晚饭了,晓晓得赶紧回去帮忙了。
  另一边绣房里的美人和张姨聊完了,正要离去。
  “你说,那个孩子叫明晓,是孟文查完案子留在这里的?”
  “是啊,说是要留她找她的亲人。”张姨回答道。
  之后美人就再没回头,径自走了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