淬火池腾起的蒸汽在天幕凝成凤凰刹那,苏晓梅摸到劳保服内袋里冬生刻着函数公式的准考证。铸铁车间的排风扇突然轰鸣,将凤凰虹影搅碎成漫天钢花,落在陈卫国改造的自动控温箱上——那台用炮弹钢做触点的机器,此刻正发出类似防空警报的蜂鸣。
"可控硅参数要重调。"陈卫国沾着氧化铁粉的手指划过仪表盘,军大衣袖口露出的棉絮蹭过苏晓梅耳垂。他解开控温箱外壳的动作惊飞了淬火塔顶的灰斑鸠,生锈的螺丝钉滚进地面积水,荡开的涟漪里映出王主任叉腰站在车间铁门外的影子。
苏晓梅蹲身去捡螺丝时,藏在怀里的夜校准考证突然滑落。陈卫国军靴抢先踩住纸片,鞋底沾着的硫磺渣在"准考证"三个红字上碾出焦痕。"厂里要查顶岗工人考学的事。"他压低声音,从工具包掏出半包大生产牌香烟,烟盒锡纸反射的冷光恰好遮住监控窗口。
家属楼飘出炝锅的葱花味时,苏晓梅用搪瓷缸盖住窗台上发芽的蒜苗。冬生趴在缝纫机改装的书桌前演算习题,铅笔芯断在最后一道三角函数题上。"姐,陈师傅给的苏联习题集…"少年话没说完,楼道突然传来拍门声——居委会刘婶的胶底布鞋踩着"工人阶级领导一切"的标语,将催缴水电费的通知单塞进门缝。
苏晓梅在车间更衣室缝补劳保手套时,发现内衬夹层里多了张手绘的电路图。图纸边角用俄文标注着"可控硅散热方案",陈卫国特有的焊枪焦痕在坐标纸上烫出凤凰尾羽的纹路。她将图纸叠成纸飞机掷向通风管道,却看见王主任的茶缸正在管道下方接滴落的淬火液。
夜校教室的日光灯管又开始频闪。苏晓梅用钢笔帽挑开结霜的窗栓,冷风卷着厂区广播的杂音灌进来:"…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即将恢复…"后排传来冬生压抑的抽气声,少年课本扉页的鞍钢照片被铅笔涂改成淬火塔轮廓。戴红袖章的值班老师冲进来时,苏晓梅迅速将陈卫国给的晶体管藏进母亲留下的顶针里。
腊八节那天的淬火池突然沸腾。陈卫国抓着乙炔灯检查循环泵,跳动的火苗将他耳后伤疤照得血红。"有人往淬火液里掺了石灰。"他军大衣下摆扫过苏晓梅小腿,带起股刺鼻的碱味。王主任的茶缸在池沿磕出响动,搪瓷脱落处露出的铝皮反光,像极了苏晓梅在防空洞找到的1949年厂徽。
秘密抢修持续到后半夜。陈卫国将改装后的温度探头浸入池水,苏晓梅攥着绝缘胶布的手指擦过他手腕静脉。远处蒸汽机车拉响汽笛的瞬间,控温箱仪表突然恢复正常,跳动的指针在月光下投射出苏联专家赠予的钢笔轮廓。
除夕夜,苏晓梅用淬火池余温煮饺子时,冬生从劳保手套里抖出张准考证。"陈师傅给的。"少年耳尖通红,俄文报纸包的饺子里藏着颗水果硬糖。厂区焰火腾空的刹那,苏晓梅看见陈卫国站在淬火塔阴影里,焊枪迸溅的火花在他胸前拼出个模糊的"考"字。
初七开工日,厂区公告栏贴出技工学校招生简章。王主任的毛笔在"须经单位政审"处甩出团墨渍,像淬火池未燃尽的硫磺渣。苏晓梅攥着冬生模拟考卷挤过人群时,后襟突然被人扯住——陈国柱的茶缸磕在她新换的工牌上:“顶岗工人要扎根生产一线!”
秘密补习改在铁道岔口的信号灯下进行。陈卫国用焊枪在铁轨上写化学方程式,迸溅的蓝紫色火花将冬生的影子拓在信号机箱上。蒸汽机车经过的轰鸣声里,苏晓梅看见陈卫国将军大衣垫在碎石地上,呢料表面残留的淬火液结晶正映着月光流动。
惊蛰那天的暴雨冲垮了厂区围墙。苏晓梅蹚着及膝的污水抢救试验数据时,陈卫国的军大衣在水流里鼓成风帆。他们抓住漂浮的枕木爬上淬火塔,看见冬生的准考证在漩涡中打转,少年用钢钉刻的公式正在水面上漾出涟漪。
清明时节,苏晓梅在防空洞里发现父亲的笔记本。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张1953年鞍钢技术竞赛奖状,陈卫国用焊枪烘烤潮湿处时,苏振华的名字在蒸汽中显现。洞顶落下的水珠砸在控温箱外壳,炸开的锈片里露出父亲刻的"1962.3.18"。
立夏那天,第一炉自动控温淬火的钢锭出产时,厂区广播突然中断。陈卫国砂轮打磨钢样的火星溅到苏晓梅围巾上,烧穿了印着《真理报》社论的铅字。王主任带着人冲进车间时,苏晓梅正将冬生的准考证塞进淬火机床操作手册——那本手册的封皮上,陈卫国用焊锡贴着张鞍钢夜校的课程表。
高考前夜,苏晓梅在淬火池边逮到偷接电线的冬生。少年手里的自制台灯用炮弹壳做灯罩,陈卫国给的晶体管在池水倒影里闪烁。"姐,你看这像不像凤凰的眼睛?"冬生话音未落,厂区突然停电,黑暗中亮起的唯有那盏台灯,和淬火塔顶陈卫国摇晃的乙炔灯。
放榜日,苏晓梅攥着劳保手套挤过厂区人群。冬生的名字在红榜第三行,准考证号后跟着括号——(顶岗工人需单位政审)。陈卫国挤到她身边时,军大衣口袋滑出半包大前门,烟盒上印着鞍钢全景的钢笔画,与父亲笔记本里的照片如出一辙。
庆功宴上,王主任的茶缸重重砸在淬火池沿。"厂里要扣三个月工资作保证金。"陈国柱的唾沫星子喷在录取通知书上,"大学生要扎根车间劳动!"苏晓梅抓起控温箱的散热片挡在弟弟身前,铝片表面陈卫国刻的凤凰纹路正映着月光流转。
开学前夜,苏晓梅在铁道岔口发现陈卫国改造的台灯。炮弹壳灯罩里塞着本《高等数学》,书页间夹着张鞍钢夜校的结业证书——发证日期是1966年春天。蒸汽机车经过时带起的风掀开扉页,陈卫国年轻时的照片飘落,背后钢笔字洇着锈迹:“赠苏振华同志共勉”。
白露那天的淬火池腾起双倍蒸汽。苏晓梅看着冬生登上绿皮火车,少年工装第二颗纽扣在阳光下泛着铜光。陈卫国突然将苏联专家赠的钢笔塞进她手心,笔夹红星蹭过1949年厂徽的瞬间,淬火塔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——新改装的控温系统正式投产,钢花在秋阳里绽成冲天凤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