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悬疑推理 > 盗墓天下之青乌序

第21章:蛇咒龙脉

盗墓天下之青乌序 老朝奉 2025-04-20 17:37
查到了。白知秋推门而入,发梢还滴着雨水。她将一张泛黄的老地图铺在木桌上,“根据当地老人的说法,在哀牢山深处有个叫’蛇盘谷’的地方,每逢农历七月十五,谷中会传出铜鼓声。”
阎九溟用手指轻点地图上被红笔圈出的区域,系统立即在视野中投射出一行提示:“检测到龙气反应,疑似南诏国祭祀遗址”。他掌心的鳞纹微微发烫,似乎在呼应着什么。
明天就是七月十五。白知秋取出三枚铜钱在桌上排开,眉头越皱越紧,“卦象显示大凶,但有变数…和你有关。”
阎九溟注意到她话中的迟疑:“你知道些什么?”
白知秋沉默片刻,从随身的布袋里取出一本线装书:“这是我祖上留下的《滇南志异》,里面记载南诏国最后一位巫王为了长生,将自身与龙脉融合,结果变成了半人半蛇的怪物…”
书页上绘着幅诡异的图画:一个长着蛇尾的人形生物盘踞在祭坛上,周围跪拜着戴青铜面具的祭司。阎九溟突然感到一阵眩晕,眼前的画面与系统提示重叠:“警告!检测到同源能量波动”。
我们可能要找的不是龙穴,白知秋的声音变得凝重,“而是一座蛇冢。”
次日清晨,两人在当地向导岩罕的带领下向哀牢山进发。穿过一片原始雨林后,地势逐渐变得险峻。岩罕是个精瘦的傣族汉子,一路上不断用生硬的普通话讲述着当地传说。
蛇盘谷不能进…里面有吃人的长虫精。他指着远处两座形似蛇头对峙的山峰,“老一辈说,那里是蛇神吐信的地方。”
正午时分,三人来到一处陡峭的悬崖边。岩罕说什么也不肯再往前走,只是指着下方云雾缭绕的峡谷:“从这条小路下去…天黑前一定要回来!”说完便匆匆离去。
阎九溟系紧背包,率先踏上湿滑的石阶。这条凿在崖壁上的小路不过尺余宽,一侧是嶙峋山壁,另一侧就是万丈深渊。走到半途,白知秋突然拉住他:“等等,你听——”
微弱的铜鼓声从谷底传来,节奏诡异得令人心悸。更奇怪的是,这声音似乎只有他们能听见,周围的鸟兽都毫无反应。
阴鼓。白知秋脸色发白,“这是用死人皮蒙的鼓,活人听不见…”
下到谷底时已近黄昏。浓雾中隐约可见一座石砌的圆形祭坛,周围散落着残缺的青铜器。阎九溟蹲下身,发现祭坛边缘刻满了蛇形纹路,每条蛇的眼睛都镶嵌着黑曜石,在暮色中泛着冷光。
这是活祭坛。白知秋用罗盘测了测方位,指针疯狂旋转,“磁场完全紊乱了。”
阎九溟正要上前查看,地面突然震动起来。祭坛中央的石板轰然塌陷,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,腥臭的冷风从洞中涌出。系统警报在视野中闪烁:“检测到高浓度龙气,危险等级:致命”。
下面就是蛇冢。白知秋取出紫符贴在洞口,“要现在进去吗?”
阎九溟看着掌心已经蔓延到手腕的鳞纹,咬了咬牙:“来都来了。”
洞内的通道呈螺旋状向下延伸,石壁上布满了黏液,踩上去黏腻湿滑。随着深入,空气中那股腥臭味越来越浓,还夹杂着某种腐朽的气息。走了约莫半小时,前方豁然开朗——
这是一个巨大的地下溶洞,洞顶垂挂着无数钟乳石,在头灯照射下泛着诡异的青光。溶洞中央是个浑浊的水潭,潭边堆满了白骨,有些骨头上还残留着啃咬的痕迹。
那是…阎九溟的头灯照到水潭对面,那里矗立着一座青铜铸造的蛇形雕像,蛇口大张,露出锋利的獠牙。雕像下方是个石台,上面放着个玉匣。
白知秋突然抓紧他的手臂:“别动!水里有东西…”
潭水无声地泛起涟漪,一个巨大的黑影在水下游弋。阎九溟屏住呼吸,缓缓后退。就在这时,他背包里的龙髓珠突然发出嗡鸣,潭水顿时剧烈翻涌!
哗啦一声巨响,一条足有成年男子腰粗的巨蟒破水而出!它通体雪白,只有眼睛是血红色的,头顶还长着两个小小的肉角。巨蟒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两人,蛇信吞吐间露出森森利齿。
蛟…白知秋声音发抖,“这是要化龙的蛟蛇!”
阎九溟感到掌心的鳞纹灼烧般疼痛,一股奇异的力量在体内奔涌。白蛟似乎感应到什么,突然变得焦躁起来,巨大的身躯拍打着水面,溅起漫天水花。
把龙髓珠给我!白知秋急声道,“它能暂时镇住…”
话音未落,白蛟猛地扑来!阎九溟本能地抬手格挡,掌心的鳞纹爆发出刺目红光。令人震惊的是,白蛟竟然在半空中硬生生停住,巨大的头颅缓缓低下,做出臣服的姿态。
它…怕你?白知秋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一幕。
阎九溟自己也愣住了。他试探性地向前一步,白蛟立刻后退,血红的眼睛中竟流露出畏惧之色。借着这个机会,他快步走向石台,伸手去拿玉匣。
就在指尖触碰到玉匣的瞬间,整个溶洞突然剧烈震动!洞顶的钟乳石纷纷断裂坠落,砸在水潭里激起巨大浪花。更可怕的是,四周的石壁开始渗出暗红色的液体,散发出刺鼻的血腥味。
快走!白知秋拽着他往回跑,“蛇冢要塌了!”
两人跌跌撞撞地冲出来时,身后的洞口已经坍塌。阎九溟瘫坐在地上,打开玉匣——里面是一颗墨绿色的珠子,内部有蛇形阴影游动。
第二颗龙髓珠…他喃喃道,却发现珠子表面布满了细小的裂纹。
白知秋检查后倒吸一口冷气:“这不是完整的龙髓珠,而是被污染过的…里面融入了那条白蛟的精魄。”
阎九溟这才注意到,自己掌心的鳞纹颜色变深了,边缘还泛着诡异的绿光。系统提示闪烁:“警告!宿主基因序列发生异常变化”。
我们得加快速度了。白知秋忧心忡忡地看着他的手,“在鳞纹覆盖全身前,必须找齐九颗龙髓珠…”
远处传来岩罕焦急的呼喊声。暮色四合,哀牢山笼罩在血一般的晚霞中。阎九溟收起龙髓珠,最后看了眼坍塌的蛇冢。恍惚间,他似乎听到了一声悠长的嘶鸣,像是某种远古生物不甘的叹息。
哀牢山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。阎九溟坐在竹楼二层的木窗前,掌心那颗墨绿色的龙髓珠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光泽。珠子内部那道蛇形阴影不时游动,仿佛活物般扭动着身躯。
你昨晚又梦游了。白知秋推门而入,手里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米线。她将其中一碗放在阎九溟面前,目光落在他布满鳞纹的手腕上,“这次走到了寨子口的古井边,要不是岩罕拦着,你差点跳下去。”
阎九溟皱眉,他完全不记得这件事。自从三天前从蛇冢带回这颗龙髓珠,他的记忆就出现了奇怪的空白。系统提示在视野中闪烁:“警告!宿主精神值下降,建议立即净化龙髓珠”。
这颗珠子有问题。白知秋从随身的布袋里取出一张泛黄的羊皮纸,“我查了祖上留下的《滇南异物志》,这种带蛇影的龙髓珠叫’蛟魄珠’,是南诏巫王用来控制蛟龙的邪物。”
窗外传来竹叶沙沙的声响,一只通体漆黑的乌鸦落在窗棂上,血红的眼睛直勾勾盯着阎九溟手中的珠子。阎九溟下意识将珠子握紧,突然感到一阵刺痛——珠子表面的裂纹中渗出暗绿色的液体,顺着他的掌纹渗入皮肤。
嘶…他倒吸一口冷气,掌心的鳞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手臂蔓延,转眼就覆盖了整个小臂。更可怕的是,这些鳞片不再是单纯的纹路,而是变成了真实的、泛着金属光泽的青黑色鳞甲!
白知秋脸色骤变,迅速从布袋中取出一张紫符贴在阎九溟手臂上。符纸刚接触鳞片就燃起幽蓝色的火焰,空气中弥漫开一股焦臭味。
忍一下!她咬破手指,在阎九溟眉心画了个血符,“这是镇龙符,能暂时压制蛟魄的反噬。”
剧痛让阎九溟眼前发黑,恍惚间他看到系统界面疯狂闪烁:“检测到蛟龙基因入侵!宿主龙化程度30%…35%…40%…”。等疼痛稍缓,他发现手臂上的鳞片停止了蔓延,但已经覆盖到手肘处,触感冰凉坚硬,完全不似人类肌肤。
我们得去个地方。白知秋收拾着散落的符纸,声音压得极低,“滇西有座千年古寺,寺里有口’净业泉’,能洗去蛟魄的邪气。”
阎九溟活动着覆满鳞片的手臂,发现力量比平时大了许多,轻轻一捏就将竹筷折成两段。“这东西…也不是全无好处。”他苦笑道。
白知秋却没有笑:“每颗龙髓珠都对应着一条龙脉,蛟魄珠污染了你的身体,如果不尽快净化,等鳞纹覆盖全身…”她顿了顿,“你就会变成半人半蛟的怪物,就像南诏巫王那样。”
正午时分,两人告别岩罕,乘坐长途汽车前往滇西。汽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,阎九溟靠着车窗,发现自己的视力变得异常敏锐——他能看清百米外树梢上蚂蚁的爬行轨迹,甚至能透过车厢地板,看到底盘下转动的传动轴!
别看。白知秋突然按住他的肩膀,“蛟魄在改造你的感官,看太多会加速龙化。”
阎九溟闭上眼,听到系统发出新的提示:“发现净业泉线索,位于滇西鸡足山华首门,相传为迦叶尊者入定之处”。他正想询问白知秋,汽车突然一个急刹,乘客们惊叫着向前栽去。
前面塌方了!司机操着浓重的方言喊道,“要等清障车来!”
透过雨雾,阎九溟看到前方山体滑坡,巨石和泥浆堵住了整条公路。更奇怪的是,滑坡处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,隐约可见石砌的拱顶。
古墓。白知秋低声道,“而且是唐代的。”
两人借口下车透气,悄悄靠近那个洞口。雨水冲刷下,洞口上方的石刻渐渐清晰——那是一条盘绕在莲花座上的龙,龙睛处镶嵌着两颗红宝石,在阴雨天依然熠熠生辉。
双龙戏珠…白知秋倒吸一口冷气,“这是唐玄宗为杨贵妃修建的衣冠冢!《风水异闻录》记载,安史之乱后,玄宗秘密派人将杨贵妃的部分遗物葬在滇西龙脉上,想借龙气保她来世富贵。”
阎九溟掌心的蛟魄珠突然变得滚烫,系统界面弹出提示:“检测到同源龙气,危险等级:极高”。与此同时,他手臂上的鳞片开始不受控制地抖动,仿佛在呼应着什么。
不能进去。白知秋死死拉住他,“杨贵妃墓里葬的不是普通陪葬品,而是玄宗从西域求来的’驻颜珠’,那东西和蛟魄相克,两相碰撞会引发龙气暴走!”
但已经晚了。洞内突然刮出一阵腥风,隐约夹杂着女人的啜泣声。阎九溟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量拽着他往洞里拖,白知秋的镇龙符瞬间燃烧殆尽!
抓紧我!白知秋迅速结印,七张紫符悬浮成北斗状护在两人周围。然而那股力量太过强大,符纸一张接一张自燃,最后一张燃尽时,两人被猛地拽入洞中…
黑暗。令人窒息的黑暗。
阎九溟睁开眼,发现自己躺在一条墓道里。墙壁上的长明灯不知何时被点燃,泛着幽绿色的光。白知秋倒在不远处,额角有血迹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