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古代言情 > 龙沙千里:东风独行

第十四章 【新修】东风暗换年华4

龙沙千里:东风独行 迎春花开 2024-11-16 12:22
  明万历二十一年,因明神宗沉溺酒色,不理朝政,官员任缺数量不断增加,四处官绅仗势欺人,百姓告官却无人理睬,少数郡、县的百姓苦不堪言,不过,京城因着乃天子脚下,仍有着表面上的繁荣昌盛。
“公……公子,我们今天又去哪里?”清扬跟在昭瑾身后,小心翼翼道。
“随便逛逛吧。”身着男装的昭瑾感慨道,“或许,这是我们最后一次逛京城了。”
“嗯。”清扬不由点点头。
从明日起,便要开始学习女真话和骑射,不久还要学习蒙古语,这之后公主便会到建州和亲,以后怕真是没有机会了。
就在二人随意走动时,突然有个衣衫褴褛的小姑娘迎面向昭瑾撞来。
“站住!别让她跑了。”一群人在那小姑娘的身后喊道。昭瑾见状,心知这小姑娘定是犯了什么事,本不想管,可这姑娘却突然抬起了头。
那双眼睛,昭瑾愣住了。
她好久没有见过那么干净的眼睛了。
就在她怔愣间,那群人已然将她们包围,周围人见此,纷纷避开。
一个貌似领头的人站了出来,蛮横道:“臭小子,把这姑娘给我!”
昭瑾回神,不动声色地将小姑娘放到自己与清扬之间,朗声问道:“不知她可是犯了什么事?”
那男子双手抱臂,眉眼一横:“臭小子,不要多管闲事!”
昭瑾生平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仗势欺人的人,暂把火压下,眉毛一挑,冷哼道:“臭小子?你不知京城里多管闲事的人要多少有多少么?你身后那条街便有三四家。”
身后那条街,聚集的是京城三品以上官员的府第。那男子见她虽小,架势却大,心里也不由有些犯怵。毕竟天子脚下,卖烧饼的都可能是一品官员管家的亲家的媳妇的小舅子。万一她真是哪家的公子,到时怕是不好交代。
想到这,那男子开口道:“这小妮子偷了本大爷的钱。”
“偷钱?”昭瑾望了望小姑娘,小姑娘倔强地摇摇头。
那男子见状,狠声道:“你个小妮子还敢说没有?!”言罢,又突然露出一副猥琐相,“没钱还也没关系,直接卖身好了。”
卖身?这小姑娘横竖怎么看都只有八、九岁,这个变态……昭瑾按捺住心中的怒火,硬声问道:“你说,她偷了你多少钱?”
“哟——这个小公子还想英雄救美呢?!”男子带头哈哈大笑起来,围住她们的人也在以他们的方式嘲讽昭瑾。
笑罢,那男子不屑道:“臭小子,你赶快给我让开!不要妨碍爷的好事!”
昭瑾心中的怒火再也忍不住,快速跑至那人面前,从袖中拿出自己随身带着的御赐小刀——也是父皇唯一送给她的礼物,直直地指着那个男子,虽然实力上确实有差距,但是那男子并不高,十一岁的昭瑾恰好能用刀指着他的命门。
周围的人在惊异中唯恐避之不及。
昭瑾却只冷声道:“你现在可以让你的手下立马来救你,但是,我不怕死,相信你也不会。”那男子被她的阴冷吓到,身子有些哆嗦,恳求道:“有话,有话好好说……”
昭瑾冷哼:“那她究竟拿了你多少钱?”
那男子连忙道:“一百,一百两。”
“嗯?”昭瑾的声调沉了几分,眉毛轻挑,“一百两?”
“不是,不是,只有五十两……”那男子见昭瑾的眼睛暗了又暗,连忙又道,“只有十两,十两!”昭瑾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:“清扬,给他十两。”
“是。”清扬不屑地摸出十两银子递给那男子。
“还不快接着!”昭瑾斜眉不满道。
“是!是!”那男子连忙哆嗦着手将十两银子拿着。
“这是十两银子,你应该认得吧?嗯?”昭瑾冷声问道,眉眼中露出一丝不耐。
“认得。认得。”那男子连忙点头。
“那你现在可以好好看一下这把刀了。”昭瑾意有所指。
刀柄处,金雕的蟠龙极是张狂。
那男子身体哆嗦地更加厉害,语气惊恐:“小人不知,不知是,是……”  昭瑾不耐,打断道:“那你现在可以带着你的人滚了吗?”
“是。是。小人马上就滚,马上就滚。”那男子神色慌乱,连忙对周围的人吼道,“你们还不快滚?!”那些人听到那男子的吼声后,还未反应过来,互相疑惑地望了望对方。
昭瑾见状讥讽道:“看来他们都不听你的话呢。”
那男子闻言,连忙怒吼道:“你们还不快滚!”
“……是。”
然后,果真滚了。
“公子,您看,小人是有眼不识泰山。但小人我……”昭瑾没工夫听他瞎掰,将刀子收回,冷声道:“你也滚吧。”
那男子见状,像听了赦令般连忙跑开。昭瑾只是冷笑,仗势欺人,她也不是不会。笑罢便转身向小姑娘走去。
那小姑娘虽头发凌乱,脸也很脏,还衣衫褴褛,但她的手和眼睛却十分干净。
一个如此狼狈的小姑娘,竟然知道要把自己的手洗干净……昭瑾不由起了疑心。
    自从三岁起,郑朝璎像与她八字不合般总要欺负她。欺负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,但她总喜欢以各种的理由给昭瑾赠送侍女。明面是侍女,可哪一个不是作威作福?可因为郑国泰的宠溺和明神宗的不睬,她根本无力拒绝。
后来,此事被朱常洛得知,便赐那些侍女名曰断肠散的毒药,昭瑾不忍,朱常洛却一定要坚持。可郑朝璎的行为却因此愈演愈烈。不过,不久后皇太后便将昭瑾接入了慈宁宫,郑朝璎自是没胆子在慈宁宫里撒野,也便没有机会欺负她,可暗地里的小动作依旧不断。
这次,难道也是她设下的计吗?因为她在宫中无法安插人手到自己身边,所以就只有从宫外下手了?
不过,昭瑾看了看眼前的小姑娘,以为她眼中的干净不是轻易便能装出来的。
昭瑾收了收思绪,神情也柔和了许多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我,我……”青兰不知该怎么回答。娘亲说过,不能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,可是这个姐姐看起来蛮好的……我到底该不该说呢?
昭瑾看出了小姑娘的犹疑,眸中有一丝暗色滑过,但依旧软语安慰道:“没事的,不用害怕了。”
青兰闻言,心中一暖,可是娘亲的话她也不能不放在心上,于是便脆脆道:“我自小就和家人失散,没有名字,不如,不如姐姐你给我取一个名字吧!”
昭瑾忙向周围看去,还好没有人在意她们的对话。她难掩讶异:“你怎么知道的?”刚才那么多人都没有看出来,她是怎么看出的?难道,她真的是被故意安排的吗?可是,她才那么小。
青兰并未想许多,天真笑道:“因为姐姐的耳朵。”
耳朵?昭瑾想了想……是耳洞!昭瑾和清扬对视了一眼,好聪明的小姑娘!若她真不是有人故意放在自己身边的,倒是可以让她进宫。
昭瑾笑道:“你愿意和我去我的家吗?”
“愿意!”青兰高兴道,没有半分犹疑昭瑾却想了想:“如果我家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呢?”
“可是,就算再不好,也总有避雨的地方。”
昭瑾看到她的目光,心中一动:“以后你的名字叫静姝好不好?”
“静姝?真好听的名字!好呀好呀!”静姝澄澈的目光里满是激动,不过当她看到冰糖葫芦的时候,似乎更加激动。
昭瑾何等聪明,立刻宠溺地笑道:“静姝是不是想要吃冰糖葫芦?”
静姝使劲地点了点头。
昭瑾侧身笑道:“清扬,去买三根冰糖葫芦。”
坐在酒楼靠窗边的男人向对面的男子道:“没想到大明的公主还有这般的欢快。”
对面的男子似是被他的用词惹笑:“何和礼,你有空该多学学汉文了。”
何和礼却是不在意,依旧一脸笑意:“不知四年后到建州和亲的会是哪一位。”
对面的男子抿了一口酒,轻笑道:“所谓公主,不过是皇室惯用的把戏罢了,你竟也当真。”
何和礼也抿了一口酒:“若皇室想换一套把戏,也未可知。”    不远处的厢房里,忽然走出一个人影,身上浮着若有若无的龙涎香,带着与生俱来的尊贵与疏离。         万历二十一年,努尔哈赤第二次进京朝贡。          第十五章 【新修】贵妃
竟是这样,昭瑾有些恍然。
当初静姝不肯告知自己的名字,她便知有不得已的隐情,却也未料她竟是张居正的孙女。
而至于这这张居正,她从董先生那里也略有耳闻。张居正曾是父皇的老师,为人严厉精敏。据说皇奶奶对此极为赞赏,每当父皇不用功时,她便将张居正搬出来,说:“告诉张先生如何?”或是“若张先生知道了可怎么好?”这举动虽让父皇认真用功,却也难免生出不满的情绪。
万历十年六月,张居正去世。
父皇最初得到消息时十分悲痛,甚至特意下诏罢朝数日,赠张居正上柱国的荣衔,赐谥文忠公,并命四品京卿、锦衣卫堂官、司礼太监等人护送其棺木归葬江陵。
身后的恩礼如此隆重,在大明历代的臣僚中是极为罕见的。
可是在万历十一年三月,父皇却突然下令追夺张居正上柱国、太师荣衔,接着,又下令追夺文忠公谥,并割去其两子的官职。可态势不仅于此,反倒愈演愈烈,最终造成了张氏家族几乎被灭门的惨案,令朝野惊悸。
这般说来,菀柳与静姝得以存活,也着实是异数。
不过,这与菀柳刺杀自己究竟有什么联系呢?背后那个人又究竟会是谁?
万历十年,万历十年。自己出生的那一年……难道这其中有什么自己不曾知晓的吗?昭瑾皱了皱眉。
门外宫女的声音忽然响起:“公主,文敏公主前来拜访。”
文敏姑姑?昭瑾先是一愣,继而想起她还有着身孕,连忙道:“快请文敏公主进来!”
“是。”
“清扬,你先下去梳洗一番吧。”昭瑾轻声道。
“是,公主。”清扬心知昭瑾是为了她好,也不愿让昭瑾太过分心在自己身上,便抹了抹眼睛,恭敬地退了下去。
清扬刚退下不久,文敏就快步走了进来,一脸的慌张,不等昭瑾反应,开口便道:“瑾儿,我有要事要与你说!”紧接着又侧身对着身旁扶着自己的侍女,“你带她们一起下去吧。”
那侍女忙焦急道:“可公主您是有身子的人,怎么好……”
昭瑾也连忙道:“姑姑,您还是先坐下吧,坐下慢慢说。”然后便小心翼翼扶着文敏坐下。
旁边的侍女见状,走也不是,留也不是,只得着急地跺着脚。
她就知道,公主若是知道了那件事,一定会失了分寸,可公主她毕竟还怀有身孕。
“墨嫽,你怎么还不下去?”本应是苛责的话,可从文敏口中流露出的却是无奈。
“可是公主,你身边怎么能一个人都没有呢?”墨嫽嘟着嘴,一双眼睛中满是委屈。
昭瑾见这墨嫽也是爱护主子,便开口求情:“姑姑,您身子多少有些不便,就让墨嫽留下来吧,省的她在门外守着时还得担心您。”
昭瑾怎会不明白文敏让墨嫽守在门外的原因。不过,想必姑姑知道的,这里的人知道得也绝不会少。
文敏看着昭瑾,想了想,便也点头允了。
墨嫽顿时喜笑颜开,衷心向昭瑾道了谢,便乖巧地立在文敏身旁,不再言语。
昭瑾一笑,这才问道:“姑姑,到底有什么急事?”
“瑾儿,你可还记得我与你说的那个大姑姑?”
昭瑾点点头:“瑾儿记得。”
文敏默了默,神色忽有些激动:“那你又可知,上月皇上赐封她为郑贵妃!”
正准备喝茶的昭瑾手抖了抖:“可,可她不是嫁给一个商人了吗?怎么,怎么会和我父皇……”
文敏摇摇头:“最令人惊讶的并不只是这个,还有,还有她册封的原因。”
昭瑾放下茶杯:“册封的原因?”
文敏眼光一沉:“因为她生下了皇嗣。而且,”她看着昭瑾,“那孩子已有十一岁了。”
昭瑾一下站起身,模样十分震惊:“十一岁?那他便是在万历十四年出生的。万历十四年……可那时我未曾听说过……父皇是怎么说的?”
不知是否看错,文敏唇边竟露出一丝嘲讽:“皇上说郑贵妃诞下皇嗣后,有高人指点,说若想要皇嗣兴旺,就必须等到其十一岁时才可将身份公诸于世,所以……”
“所以我那个大姑姑就,就成了郑贵妃?”昭瑾愣道。
    文敏点点头,继续道:“而且此事我事先并不知晓,连我在京城的哥哥,也就是你的舅舅,也不知晓。”
昭瑾不由疑惑:“她既是我的姑姑,是郑家的人,这般的事也该算是喜事,为何不告诉家里人,反倒遮遮掩掩?莫非,是因着她曾嫁过人?”
文敏却不回答,只轻声叹道:“也不知裕景哥哥现在如何了。”
裕景,便是郑夏吉的丈夫。此刻自己的妻子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中,任谁都难以接受。可此事事关她的父皇,作为小辈,她却没有资格说些什么。
“瑾儿,”文敏的声音突然低了些,“姑姑,能求你一件事吗?”
昭瑾正色:“姑姑你说。”
“若我没有猜错,不久后皇上应会大赦天下,淑勒贝勒也会进京朝贡。”
“大赦天下?”昭瑾不可置信,“可父皇现在是巴不得人走路都要交税,怎么可能会大赦天下?”
文敏眸光微敛:“你相信姑姑就是了。”她虽并不知郑夏吉是如何登上贵妃之位,又是如何生下了那个孩子,可她却知当初皇上有多宠爱秋吉姐姐。而在姐妹中,夏吉与秋吉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
皇上哪是在为她郑夏吉大赦天下。
昭瑾扫了一眼文敏紧紧攥住的手:“那,姑姑的意思是?”
文敏松了松手:“你也是时候回去了,我今日特意将信带了过来,你回京后替我转交给皇太后吧。”
昭瑾点点头,也是时候找机会离开了。
“瑾儿,姑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?”文敏忽然道。
昭瑾一笑:“姑姑有什么事就尽管问吧。”
“你怎么会女真话,还有骑射?我不记得和亲的公主还需要学这些。”
昭瑾早知文敏会向自己询问,解释道:“瑾儿是在宫里学的,不过是以防万一。”
“嗯,学这些一定很累,瑾儿,我真为你高兴。”文敏眉眼处俱是笑意,“不过,不知道宫里谁的女真话说得那么好?竟还可以教你。”
昭瑾笑着解释:“教瑾儿女真话的,不是宫里的人。”
文敏疑惑:“不是宫里的人?”
“是当朝的编修董其昌先生教瑾儿的。”
文敏似是一愣:“董其昌?”
“是啊,”昭瑾看着她,“见姑姑的模样,莫非姑姑认识先生?”
文敏回过神来,轻轻一笑:“我哪里认得他,不过曾听说过他的名声。没想到他竟然还会女真话。”
“董先生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,他不仅会女真话,还会蒙古语呢!”
文敏又笑了笑。昭瑾聪明地不再说话。
    “阿冬,我可以等,等你长大,等你嫁给我。”
     记忆中的男子愈发清俊。她没想到过了这么久,自己竟还记得他。
     “瑾儿,我有些不舒服,就先回去了。”文敏轻声道,眼神却有些躲闪。
  昭瑾没有挽留,因为她看见墨嫽眼中一闪而过的伤痛和疼惜。
“公主,贝勒爷前来接文敏公主了。”门外侍女忽道。
  昭瑾愣了愣,待反应过来是舒尔哈齐时,他已走了进来。
  文敏似是蹙了蹙眉:“爷怎么来了?”
  舒尔哈齐上前扶住她:“适才和何和礼说话,顺路走到了这儿,想你也准备走了,便干脆来接你。”然后又侧身对昭瑾颔首,算是打过招呼,这才小心翼翼地带着文敏离开。      昭瑾看着他们的背影,脑中却想,董先生是在万历十七年中的进士,而文敏姑姑在万历十一年便已经出嫁,她怎么会知道董先生的名声?难道舅舅与她写信时也要告诉她这些么?那这家书也真有趣的紧。   平生不会相思,才会相思,便害相思。忆起那日文敏的话,她眸中不由浮出一分笑意,风月之事,她果然不大明白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