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悬疑推理 > 心术博弈

第297章

心术博弈 金粉博士 2025-02-25 12:52
陈晓暖的指尖在X光片上停驻,针孔阴影形成的北斗七星图案与吴振邦颈部的溃烂紫斑完美重叠。污水渠的腐臭味裹挟着铁锈气息钻进鼻腔,她抽出第二个文件袋时,防水袋里的对讲机突然炸响。
"陈队!"技术员的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杂音,“儿童医院档案室起火,2003年的病历全毁了!”
手电筒光束扫过文件袋编号,CT030817-004的字样让陈晓暖后颈发凉。她扯开缠绕的棉线,泛黄的病历本扉页照片里,七岁男孩耳后的胎记与林轩锁骨处的暗红印记如出一辙。
"东南方向有动静!"缉毒组特警的吼声穿透雨幕。陈晓暖将文件塞进防弹衣夹层,攀着排水管爬上路面时,瞥见奔驰车尾灯在集装箱缝隙间一闪而过。她抹了把脸上的污水,战术靴碾过散落的注射器碎片——紫色药液正在沥青路面腐蚀出缕缕青烟。
警用摩托引擎轰鸣着撕裂雨帘。陈晓暖的蓝牙耳机里传来物证科主任的惊呼:“那些针孔是颅内给药痕迹!三十七个孩子都被植入过…!”
集装箱堆场的探照灯突然全部熄灭。陈晓暖猛打方向盘避开横亘路面的铁链,车灯扫过阴影处时,后视镜里映出吴振邦溃烂的半张脸——老者正将针管扎进颈部动脉,紫色血管在皮肤下疯狂蠕动。
"他在给自己注射抑制剂!"陈晓暖对着对讲机嘶吼,子弹击碎后视镜的瞬间,她翻滚着跃下摩托。燃烧的车体撞上油罐箱,冲天火光中,吴振邦的狞笑混着金属扭曲的呻吟传来:“令尊当年亲手给我做的手术,陈警官不想知道为什么能活到现在吗?”
陈晓暖的掌心被碎玻璃划破,血珠滴在浸湿的病历本上。2003年8月17日的记录栏里,"陈国华"的签名与手术同意书上的血手印笔迹相同,而监护人签字处被反复涂抹的墨迹下,隐约可见"林建国"三个字。
"你父亲抹掉了三十七个家庭的痕迹。"吴振邦的声音忽远忽近,"想知道004号为什么能活过十八岁吗?"集装箱缝隙突然射出冷箭,陈晓暖侧身躲过的瞬间,针管擦着耳际钉入身后的铁皮墙。
物证科发来的尸检报告在手机屏幕亮起:三十六个孩子的骨灰样本均检测出放射性物质。陈晓暖的视线死死锁定最后一行——“004号存活者骨密度异常,与长期接受辐射治疗特征相符”。
暴雨浇在滚烫的集装箱表面蒸腾起白雾。陈晓暖屏息聆听铁板传来的震动,突然朝右前方锈蚀的货柜连开三枪。子弹穿透铁皮的闷响后,重物坠地的声音伴随着野兽般的喘息传来。
"当年那艘医疗船…"吴振邦的声音突然在左侧炸响,"每天都有裹着白布的尸体抛进海里。"陈晓暖旋身射击,子弹擦着老者溃烂的右臂嵌入铁板,“你父亲负责在死亡证明上盖章,就像现在你追捕我这样正义凛然。”
集装箱顶棚突然传来密集脚步声。陈晓暖抬头看见缉毒组的红外线瞄准点如繁星坠落,却在下一秒被爆炸的气浪掀翻。燃烧的货柜碎片如流星雨砸落,她扑向掩体时摸到黏腻的注射器——针管内残留的紫色液体正在腐蚀橡胶手套。
"这是最后的机会。"吴振邦从燃烧的货柜阴影中走出,溃烂的左手握着引爆器,“让我带走004号,否则整座港口的放射性物质…”
直升机探照灯刺破浓烟。陈晓暖看见老者身后集装箱的铅封编号CT-37,防辐射标志在火光中狰狞可怖。她突然扯开防弹衣,将病历本拍在积水中:“2003年8月17日,你从三十七个孩子体内提取了什么?”
吴振邦的瞳孔在听到日期时骤然收缩。这个细微的表情变化让陈晓暖浑身血液冻结——法医办公室墙上,父亲殉职日期正是2003年8月18日。
"他们是最好的培养基。"老者溃烂的嘴角扬起诡异弧度,"令尊的骨髓配型真是完美…"引爆器按钮被按下的瞬间,陈晓暖的子弹贯穿他的手腕。但为时已晚,CT-37集装箱的铅门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轰然洞开。
幽蓝的荧光从集装箱内倾泻而出。陈晓暖的防辐射警报器发出刺耳鸣叫,目镜上显示的辐射值瞬间爆表。她踉跄着后退,看见荧光中浮现出数十个培养舱的轮廓,舱内漂浮的器官标本表面全都烙着环形编码。
"快撤!"缉毒组特警拽着她奔向防爆车。陈晓暖回头望向在辐射尘中狂笑的吴振邦,老者正撕开溃烂的胸膛,露出皮下蠕动的荧光色组织:“这才是永生…!”
防爆车撞开港口铁门的刹那,蘑菇云吞没了半个夜空。陈晓暖擦去防毒面罩上的血渍,颤抖着翻开004号病历的最后一页——出院记录栏里,父亲的字迹工整得令人窒息:“该患者已移交特别监护。”
医院隔离病房的蓝光在雨幕中忽明忽暗。陈晓暖隔着双层玻璃注视病床上的林轩,男人脖颈的荧光血管已蔓延至眼睑下方。主治医师递来的检测报告在手中重若千钧:“他的染色体端粒长度…是正常人的三倍。”
物证科突然来电,背景音是激烈的键盘敲击声:"儿童医院火灾是人为纵火,我们在灰烬里发现了这个——"手机屏幕亮起的照片里,烧焦的保险柜残骸中嵌着半枚警徽,编号正是父亲殉职时佩戴的。
暴雨砸在刑侦大队的落地窗上。陈晓暖站在父亲生前的办公桌前,抽屉最底层暗格里的警官证泛着冷光。当她用紫外线灯扫描证件夹层时,褪色的血指印渐渐显影成三个数字——004。
解剖室的白炽灯管嗡嗡作响。法医刀尖挑起吴振邦溃烂的心脏组织:"他的细胞分裂速度异常,但所有染色体都有严重损伤…"陈晓暖突然夺过镊子,在心室夹缝中扯出微型胶卷。
物证科显影液里浮现的照片令所有人窒息:2003年的医疗船上,父亲正将昏迷的林轩抱进手术室,而吴振邦的白大褂胸前别着"基因工程项目主任"的工牌。照片边缘的日期戳显示拍摄时间是8月17日23:47分——父亲殉职前四小时。
手机在死寂中震动,看守所来电显示"张明阳律师"。陈晓暖按下免提键,对方机械般的声音在解剖室回荡:“我的当事人临终前说,林轩后颈的针孔密码能打开真相。”
当林轩的病历扫描件传送到大屏幕时,陈晓暖的钢笔在桌面敲出杂乱节奏。2003年8月18日凌晨1点的监护记录里,"陈国华"的签名笔迹与手术同意书完全不符,而真正的签名者…是她十二岁时的书法老师。
"查这个人!"陈晓暖将教师档案拍在技术员面前。打印机突然疯狂吐纸,三十七份骨髓捐献同意书的签名笔迹分析结果如雪片纷飞——每个"陈国华"的签名字迹都来自不同的人。
暴雨中,陈晓暖的警车冲向林轩的出租屋。车载广播突然插播紧急新闻:"港口辐射污染物检测出未知病毒…"她猛踩油门,后视镜里映出自己脖颈处若隐若现的荧光色血管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