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悬疑推理 > 阳光下的罪恶

第25章 孔雀蓝纤维、

阳光下的罪恶 谷十七 2025-04-21 11:49

“顾远在画展开幕前,有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?比如情绪低落,或者与人发生过争执?”程飞继续问道。

秦文斌努力回忆着:“异常……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。顾远他……他性格一直就这样,比较特立独行,有时候会有些情绪化,但今天整体状态还不错,对画展也很期待。至于争执……他这个人,说话比较直,容易得罪人,平时在圈子里,看不惯他的人也不少。但今天开幕式,大家表面上都还挺客气的,没看到他跟谁红脸。”

“你作为他的经纪人,应该对他的财务状况和人际关系比较了解吧?他有没有什么经济上的纠纷,或者感情上的困扰?”

秦文斌沉吟了片刻,说道:“经济上……顾远的画现在很抢手,收入还算可观。不过,他花钱也比较大手大脚,喜欢追求高品质的生活。要说纠纷,倒也没听说有什么大的。感情方面……他前段时间刚和他的女朋友林晓月分手,闹得好像不太愉快。林晓月今天也来了画展,不知道……”他欲言又止。

“林晓月?她是什么人?”

“也是个画家,不过名气没顾远大。他们俩之前是美术学院的同学,后来在一起了几年。顾远红了之后,可能……可能两个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,矛盾也多了,就分了手。”秦文斌小心翼翼地措辞。

程飞点了点头,记下了这个名字。

另一间休息室里,美术馆馆长马振邦也正在接受陈妍和另一名警员的询问。马振邦显得比秦文斌镇定一些,但眉宇间的忧虑却难以掩饰。

“马馆长,顾远是我们美术馆今年重点推出的青年艺术家,他的画展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。发生这样的事情,我……我感到非常震惊和痛心。”马振邦叹了口气,“我们美术馆的安保一向是很严格的,真没想到会出这样的纰漏。”

“你是什么时候发现顾远出事的?”陈妍问道。

“就是秦文斌去后台找顾远之后不久。我看到他慌慌张张地跑出来,大喊大叫,就知道出事了。我赶紧跟他过去,就看到了……看到了休息室里的情景。”马振邦的脸上露出一丝惊惧。

“你进入休息室了吗?有没有触碰过现场?”

“我……我当时太急了,跟着秦文斌走到了门口,往里看了一眼。看到顾远倒在地上,我……我就没敢再往里走。我们立刻就报了警,并且疏散了后台附近的人员。”

“顾远这间专属休息室,平时都有谁可以进出?那条通往杂物间的暗道,你们美术馆方面知道吗?”

马振邦皱起了眉头:“这间休息室是专门为顾远这次画展准备的,钥匙除了顾远自己,就只有他的经纪人秦文斌和我们美术馆办公室各有一把备用钥匙。至于那个暗道……说实话,我也是刚刚听你们警方说起才知道。我们美术馆这栋楼是老建筑改造的,结构比较复杂,可能以前遗留下来的一些通道,我们自己都没有完全掌握。”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懊恼和后怕。

初步询问结束后,程飞和陈妍碰了个头,交换了一下信息。

“秦文斌的说辞有些前后矛盾,特别是关于门锁的问题。而且,他似乎对顾远的一些私事有所保留。”程飞说道。

“马馆长这边,看起来更多的是对美术馆声誉和安保漏洞的担忧。那个暗道,他声称不知情,需要进一步核实。”陈妍说道,“我现在要回局里对尸体进行详细解剖,同时对现场提取的物证进行化验分析。特别是那把画刀和画布上的红色颜料,希望能尽快有结果。”

“好。”程飞点了点头,“李勇,你带人继续在美术馆周边进行排查,寻找目击者,特别是留意有没有人案发时间段从那个杂物间附近出入。另外,把今天所有参加画展的宾客名单和监控录像都调取过来。重点排查几类人:与顾远有商业竞争关系的画家,与他有过节的收藏家或评论家,还有他那位前女友林晓月,以及一些行为怪异的粉丝。”

“明白!”李勇应道。

夜色已深,市立美术馆外依旧灯火通明,但原本的喧嚣早已被凝重和压抑所取代。一桩发生在艺术殿堂的血案,像一幅浓墨重彩的画作,在众人面前缓缓展开了它狰狞的一角。

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,解剖室内灯火通明,冰冷的不锈钢解剖台在无影灯的照射下泛着寒光。陈妍换上了白色的解剖服,戴着口罩和双层手套,神情专注地开始对顾远的尸体进行系统解剖。

初步的体表检查结果与现场判断基本一致。死者顾远,男性,28岁,发育正常,营养良好。致命伤位于胸腹部,共有七处刺创,均由单刃锐器形成。其中,左胸第三、四肋间刺创深达心脏,右中腹部刺创穿透腹壁,损伤肠系膜动脉,这两处是导致快速失血性休克死亡的主要原因。

“创道方向不一,深浅各异,部分创口有撕裂和旋转迹象,显示凶手在行凶时情绪非常激动,且力量极大,反复捅刺。”陈妍一边解剖,一边对身旁的助手小王解释道,“死者双手有典型的防御伤,说明他生前与凶手有过激烈的搏斗。”

她仔细清理了创口,提取了创道内的组织样本和可能的微量物证。随后,她开始检查死者的呼吸道和消化道。

“气管内无异物,肺部有轻度淤血水肿。胃内容物为少量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,主要是酒类和一些高蛋白食物,符合晚宴的特征。根据胃内容物的消化程度,可以进一步推断死亡时间。”

接下来是毒物检测。陈妍提取了死者的血液、尿液和胃内容物样本,交给毒化实验室进行分析。虽然目前看来是典型的锐器伤致死,但排除中毒的可能性是法医的常规操作。

在仔细检查死者指甲缝时,陈妍有了新的发现。

“小王,放大镜,镊子。”

在死者左手指甲的缝隙里,她发现了几根极其微小的纤维,颜色是……一种特殊的孔雀蓝色。

“这是什么?”小王好奇地问道。

“看起来像是某种衣物的纤维。颜色很特别,不是常见的颜色。”陈妍小心翼翼地将纤维提取出来,放入证物袋中,“这很可能是凶手在搏斗过程中留下的。需要送去做纤维成分分析,看看能不能找到来源。”

除了纤维,她还在死者右手紧握的掌心里,发现了一些细微的油彩痕迹。这些油彩的颜色与那把作为凶器的画刀上残留的油彩,以及被破坏的《涅槃》画作上泼洒的红色颜料,似乎都不完全相同。

“死者在搏斗的最后时刻,可能抓住了凶手的某些东西,或者是凶手身上沾染的某种特殊颜料。”陈妍推测道。

解剖工作一直持续到凌晨。当陈妍脱下解剖服,走出解剖室时,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。她揉了揉有些酸痛的颈椎,脸上带着一丝疲惫,但眼神依旧清亮。

与此同时,程飞带领的专案组也一夜未眠。美术馆的监控录像被连夜调取回来,技术人员正在一帧一帧地仔细查看。参加画展的近百名宾客的名单也已经拿到,初步的背景调查正在紧张进行中。

李勇那边也传来消息,对杂物间的搜查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搏斗痕迹或凶器,但杂物间的后门确实是虚掩着的,通向美术馆后巷的一条僻静小路,那里的监控探头恰好是盲区。这为凶手从暗道从容离开提供了可能性。

清晨的专案组办公室内,烟雾缭绕,气氛紧张而忙碌。

程飞面前的白板上,已经列出了几个初步的调查方向和重点怀疑对象。

“死者顾远,性格孤傲,恃才傲物,在艺术圈内人缘并不好,得罪过不少人。这为仇杀提供了可能性。”程飞用记号笔在“仇杀”二字上画了个圈。

“经纪人秦文斌,在门锁问题上撒谎,神色慌张,且与死者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。画家的意外身亡,从短期来看,可能会因为作品稀缺性导致价格上涨,经纪人也能从中获利。但长期来看,失去一个摇钱树对他并非好事。他的嫌疑暂时不能排除,需要深入调查他与顾远的具体合作细节和财务往来。”

“美术馆馆长马振邦,目前看来主要是担心事件影响和承担管理责任,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他知晓某些内情,或者与暗道的使用有关联。”

“前女友林晓月。据秦文斌所说,两人分手并不愉快。情杀也是一个需要重点排查的方向。要尽快找到林晓月,了解她与顾远分手的原因,以及案发当晚她的行踪。”

“还有那些画作的潜在买家和收藏家。顾远的画作《涅槃》被寄予厚望,据说已经有神秘买家出高价预定。会不会因为交易纠纷或者抢夺画作引发杀机?”

“以及,那些可能的竞争对手。艺术圈的竞争,有时候比商场更加残酷。顾远的迅速崛起,无疑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。”

白板上,一个个名字和可能性被列出,又被划掉,或者打上问号。

就在这时,陈妍推门走了进来,手里拿着一份初步的检验报告。

“程队,有几个新发现。”陈妍的声音虽然带着疲惫,但语气却很肯定。

“说。”程飞立刻来了精神。

“第一,死者顾远胸腹部的七处刺创,虽然都由同一把画刀形成,但根据创口的深度、角度和力度分析,至少有两处主要的致命伤,其角度和力度与其他五处有细微但明确的差别。我的初步判断是,这七刀,可能并非出自同一人的连续攻击,或者说,至少有两处致命伤的攻击方式,与其他几处有显著不同。不排除……有第二名凶手,或者凶手在行凶过程中,状态发生了变化。”

这个发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吃了一惊。如果是两名凶手,或者凶手行凶状态有变,案件的复杂程度将大大增加。

“第二,”陈妍继续说道,“在死者左手指甲缝内发现的孔雀蓝色纤维,经过初步比对,与目前已知的死者衣物、休息室内物品均不相符。这种颜料染色的纤维,在日常衣物中并不常见,可能来自于某种特定的服饰或者工作室用品。”

“第三,死者右手紧握的油彩痕迹,颜色非常特殊,是一种混合了金属粉末的暗金色。这种颜料,在顾远工作室常用颜料中,以及那幅被破坏的《涅槃》上,都没有找到完全一致的。它更像是一种……用于特殊修复或者画框装饰的颜料。”

“第四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。泼洒在《涅槃》画布上的红色液体,经过检验,并非单纯的红色颜料,而是混合了少量的人体血液。经过DNA比对,这些血液,属于死者顾远本人!”

“什么?”程飞眉头紧锁,“也就是说,凶手在杀死顾远后,用他的血混合了颜料,泼在了画上?”

“是的。而且,泼洒的方式也很有讲究。”陈妍调出平板电脑上拍摄的《涅槃》被破坏后的照片,“你们看,这些血色颜料,并非随意泼洒,而是有意避开或强调了画作中的某些特定元素,比如画中人物的眼睛、心脏部位,以及一处类似签名缩写的位置。这更像是一种……带有象征意义的泄愤或标记行为。”

 

 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